手動弄絲攻折斷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來源:東莞市盈滿和五金機械有限公司
瀏覽:197
發布日期:2016-11-28 06:51:39【大 中 小】
用手動絲攻加工螺紋時,常常發生絲錐折斷的情況。絲攻折斷,除了與操縱者經驗不足、技能欠佳、方法不當及絲錐質量有關外,還與絲錐結構上存在的缺陷緊密親密相關。
絲錐折斷原因分析
1、在攻絲過程中,因為操縱者雙手用力不均衡,致使力的方向改變而折斷絲錐。這種情況多發生在直徑較小的螺紋加工中。
2、底孔孔徑與絲攻不匹配。例如,加工M5×0.5螺紋時,本應該用必4.5mm鉆頭鉆底孔,假如誤用了合用于M5的Ø,4.2mm鉆頭來加工,因為孔徑變小,與絲錐不匹配,扭矩必定增大。此時如操縱者仍未發現用錯鉆頭而繼承強行攻絲,則絲錐折斷現象就必定泛起。
3、加工盲孔螺紋絲攻時,當絲錐即將接觸孔底的瞬間,而操縱者并未意識到,仍按未到孔底的攻絲速度送進,則絲錐必定折斷。
4、加工盲孔螺紋絲攻時,假如有部門切屑未能及時排出而填堵在孔的底部,操縱者若強行繼承攻絲,絲錐也必定折斷。
5、絲錐自身的質量有題目,也是導致攻絲過程中絲錐折斷的原因之一。
6、攻絲開始時,絲錐起步定位不準確,即絲錐的軸線與底孔的中央線不同心,在攻絲過程中扭矩過大,這是絲錐折斷的主要原因,由此而造成的絲錐折斷現象比前述諸因素造成的絲錐折斷總和還要多。泛起這種絲錐與底孔不同心的現象,看起來是操縱者的技能題目,但實際上是因為絲錐結構上存在不足所致。目前所用的手動絲錐前端均為錐形。其初始工作面與底孔呈點狀接觸 ,絲錐與底孔的同心度全憑操縱者的技能和經驗來保持,既要使絲錐保持左右垂直于底孔端面,又要保持前后垂直于底孔端面,還要在用力下壓絲錐的同時雙手均衡用力扭動絲錐。如斯多項內容必需相互兼顧同時進行,技術水平欠佳的操縱者是很難完成此項工作的。即使是技術水平較好的高級技工,在手動攻絲功課時也不是每次都能把握得很正確。
絲錐折斷的預防措施
1、加強工人的技能練習和技術培訓,進步手動攻絲功課的理論水平,純熟把握攻絲功課中的實際操縱技能。
2、改進絲錐的結構。在頭錐的前端增設長度為5~10mm、直徑與底孔鉆頭直徑相同的圓柱體,將其作為絲錐與底孔能自動保持同心的引導部位,使絲錐本身具備在攻絲開始時自動與底孔保持同心的功能。用這種絲錐攻絲時,可避免因絲錐與底孔不同心而發生的絲錐折斷現象,也可杜絕因底孔與絲錐不匹配而發生的絲錐折斷現象。同時,因為絲錐不可能進入與絲錐不匹配的底孔,因而也就能有效防止操縱者誤用鉆頭的情況泛起。
“推薦閱讀”
【本文標簽】:
【責任編輯】:東莞市盈滿和五金機械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轉載請注明出處